Thursday, October 29, 2009

有關宗教

今日在校園內被自稱聖經研究社的人傳教,一面聽一面提出問題。然後變接受邀約到某位弟兄家聚餐。

該位弟兄約莫55歲,是個攝影師。準備了比薩招待了來到他家作客的多位弟兄們,身為局外人的我,很不爭氣得吃了五片左右,實在是很不好意思。

與會之人皆是十分純樸,看得出來在學校裡,他們是默默的、沒有歸屬感的一群。信仰讓他們能夠渡過難關,甚至能讓他們聚在一起,分享彼此的溫暖。

神學上的問題對他們而言,似乎就沒如此重要了。能在聖經的字裡行間找到並賦予意義,讓內心充滿溫暖,便已足夠。但對於我這個死腦筋的人而言,他們帶著我讀的聖經故事,就僅僅是故事,我看不到其中的神聖性,只看到古時候的人們,他們的情慾、想像力和無助。隨著心理學、醫學日益的進步與發達,人類潛意識的奧秘終將被破解,古時看似合理的解釋,到了當今卻顯得有些好笑,更何況世界如此廣大,豈能單純劃分成教徒與異教徒?人們有不同的價值觀、世界觀,立足於歷史的思想家們也提出了他們自己的哲學,隨便一個人也可以對人生下一個合理的定義。

就我一個局外人的觀點來看,宗教是他們行走於人世間時,依據的嚮導,散發著柔和的光,引領他們前進。挫折是許可的,是為了讓一個人得以成為上帝的器皿,不可不經的過程。人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彰顯上帝。

唉,那所謂的與上帝接觸的時光,那種內心滿滿溫暖的感覺,難道人世間尋覓不到嗎?聚在一起讀聖經,那種感動,或許和上帝一點關係也沒有,這是人際間單純無猜忌的互動所帶來的溫暖。溫暖的來源,是身邊的人啊。一群好友相談甚歡,和喜歡的人膩在一起,領悟了某件人事物所戴來的喜悅,嘿,真要說的話,上帝是無所不在的。

我對大部分的事,其實看得滿開的(當然生離死別就另當別論了),而且真有挫折,還是得自己承受。至於信仰、人生觀、世界觀,基督教還是算了吧,哪有這種一本聖經就可以解釋一切的事,閱讀和解釋文意的時間還不如認真思考來得實在。

Friday, October 23, 2009

2009.10.23

  • 早上賴床,做了怪夢。忽然發現,只要是惡夢,場景幾乎都是傍晚。
  • 中午和詞去吃福勝亭,吃完送她去搭車。
  • 在北車晃了一下,趕回學校上演算法。
  • 晚餐吃燒臘,頗讚。
  • 在水準書局買了一本化學科普書。
  • 在沒記名字的二手書店買了大亨小傳和西洋哲學導論,與老闆相談甚歡。

Wednesday, October 21, 2009

無聊有感#1

最近為了寫普心丙的讀書心得,重讀了心理學入門書《這才是心理學》。心理學從原本的哲學內省,變化成關注於心理變態的精神分析學說,再到理性的、生理的、 行為的實驗科學,這當然不是一脈相傳,而是時有重疊,時而互相肯定,時而互相否定。前兩者的問題在於,他們的理論壓根無法被證明,而後者,作為主流的心理 學,則給人有傲慢之感。

科學,有這麼重要嗎?這是一種態度問題。

科學重要的一點在於,他不是一種兒戲。所謂不是兒戲在於,他對於研究的課題,研究的方法,都有十分嚴苛的規範,他很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所能,哪些問題是自 己所不能。這樣的謙虛,讓他對其他各式學科不可避免的傲慢起來。誰叫哲學、精神分析、文學聲稱自己有能力探討那些世間的大哉問?

科學只處理現階段能處理的問題,對那些大哉問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。這不能說,這樣是不好的,因為科學從沒打算包山包海。我認為,社會上每一件重要的決策,每一個重要的工程,都應該用科學的態度去處理,畢竟那關乎利益、甚至人命。

那,哲學呢?藝術呢?他們是兒戲,是人類才玩得起的兒戲。兒戲之所以為兒戲,僅僅因為他們不是那麼的緊要。至於重不重要,那就見仁見智了,起碼我覺得非常的重要,重要到少了這些,人生索然無味。

過去我總是急著想在理工學院和文學院兩者間找到立足點,然而現在我了解到兩者對我皆是至關重要的。過去急於選邊站,或許只是怕兩頭空,什麼也作不成吧。前幾天剛過二十歲,二十歲,還是一無是處,或許將來真的什麼也作不成。

但,那又何妨?

Thursday, October 1, 2009

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

這首歌讓我想起國三的歲月。

天氣漸漸熱起來的四五月,我跑到家裡附近的唱片行,興沖沖買了Green Day不知是第幾張的大碟《American Idiot》。這是我人生中第幾片CD?前十有吧。整張專輯聽過不下千遍,可以說是滾瓜爛熟。

那個時候的我,不把人際關係放在眼裡,對於即將來臨的基測也從未警覺,上課睡覺,回家熬夜。到底在幹些什麼?

原來當時正好看完幾本書,頗受鼓舞,竟想要成一家之言,開始追求「學問」起來了。電腦、精神分析、哲學,筆記本上隻字片語,湊成了一個空談的心理學理論。我不是天才,所以這些東西今日讀來,實在令人羞愧。但想到當時,竟然能十分投入於這些辦家家酒的遊戲,也是件今日難以做到的事。如今的我,早已是翻不過身的平庸,越長大越是容易迷惑於事物的表像,那種全心投入之感,已是不可求。

從由上往下看的角度,變成在茫茫人海中張望未來,我獲得了很多 (因為學會謙卑),卻也喪失了很多 (喪失了作夢的資格)。

這幾年下來,唯一值得高興的成就是,當年喜歡的那個,有著可愛笑容的女孩,如今變成了女朋友,好似童話一般。

這首歌,原本在我心中有著很高的位置,但隨著他口耳相傳的程度漸增,好像鑽石變成了塑膠,那種令人悸動的感覺便慢慢消失了。感謝這一點,讓我日後得以聽到更多更棒的好音樂,儘管多數只是好,卻也沒辦法再帶給我那種感覺了。

熱切地喜歡一個東西,而不曾評估它的價值;全心投入,不問付出是否能得到世人認可的回報。這種感覺,自從國三的結束,早已不復存在了。

但,我還想做個大夢。

如果可以,請不要叫醒我。